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仪陇金城山的红色记忆

    信息发布者:新春唐林
    2019-10-06 19:33:46   转载
    仪陇:金城山上的红色记忆仪陇新闻网 6天前


    国庆节
    仪陇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追求光明,从20世纪初开始,就不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
    1933年8月,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仪陇,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红军将士和仪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携手并肩、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数次围攻,开辟和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近日,笔者同原朱德纪念馆副馆长唐向东一起,探寻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记忆。
          1 迂回金城寨 顺利解放仪陇城
      初秋的仪陇县金城镇,绿树成荫。唐向东带着笔者,登上金城寨。金城镇是仪陇县原县城驻地,场镇坐落在半山腰,位于山顶的金城寨海拔达600多米。

      1933年8月12日,红九军由巴中恩阳出发向仪陇进攻,根据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和仪陇地区的地形特点,红九军决定以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术破敌。当时部队分左、右两翼共四路兵力进击。
      红军一路攻克百锁背、古楼寨、日兴、双龙、乐兴等地之敌。很快,仪陇县城四周外围的敌人据点,全部被红军分割包围。“两翼红军攻占或包围敌人之后,一面进行攻坚作战,一面组织小分队进行袭扰,以消耗疲惫的敌人。”唐向东说,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红军歼敌一个多团。随后,红九军集中兵力向仪陇县城进攻。
      “红军从金城寨东寨门处破寨而入,解放了仪陇城。”唐向东介绍说,那时候,金城寨上城墙高筑、碉楼密布,地势高出县城30余米,是有名的天险。敌人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以山炮和轻、重机枪组成火力网,封锁了每一条进攻通道,红军与敌人激战了一天,仍没有打破防线。
      晚上,仪陇地下党派人将《仪陇城要图》送到了红九军副军长许世友面前。有了地图,再通过来人详细地了解到城内的一些情况后,许世友有了自己的设想。原来,他们打算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进攻,而北面的地形复杂,所以并不打算从此处进攻。但通过一天的战斗后发现,敌人的防守重点也放在了这三个方向。敌人也是对北面的天险比较放心,许世友估计敌军兵力不多,所以决定从此面攻打金城寨。当日深夜,红军开始向金城山后侧迂回。
      “激烈的枪声迎来了黎明。我军向敌军发起了佯攻,猛烈的炮火像无数条金蛇在敌人的阵地上滚动。不久,从金城寨后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我七十五团的勇士们,攀崖附葛而上,一举攻入了金城寨内,然后尾追溃军,从北门突入仪陇城内。我正面部队迅速发起冲锋,相继突破敌阵,向城内猛插。”在许世友上将的《我在红军十年》一书中,他这样回忆了那场战斗。
      当日上午9时,仪陇城被红军攻克。这次战斗歼灭敌军两个营,俘敌300余人,缴枪400余支,胜利解放了仪陇城。“小时候,我祖父经常给我讲当时红军进入仪陇城后受到城内老百姓热烈欢迎的场面,祖父还曾给红军送过水哩。”唐向东说,红军进城后,大街上挂起“欢迎红军”“拥护红军”等巨幅标语,老百姓从家里拿出鸡蛋、粮食送给红军,而红军进城后的纪律性非常好,群众送的物资他们会主动给钱。



          2 百余条石刻标语 成为历史见证
      在金城山金粟书岩入口处,“红军朱总司令是仪陇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幅标语原刻在老县城招待所的堡坎石墙上,金粟书岩文化长廊打造时,重新刻写在这里的。”唐向东介绍说,仪陇解放后,中共川陕省委在仪陇金城、立山分别建立了仪陇县、长胜县苏维埃政权。为消除人民大众对国民党反动派造谣中伤、恶意诬蔑红军的错误影响,红军利用道路两旁平整的岩壁、石墙、石壁、石柱等刻写标语,号召鼓舞群众。一时间石刻标语成为号召鼓舞群众,传播政策律令的法宝,震慑瓦解打击敌人的重要武器,凸显出强大的威力。



      据唐向东收集整理,当年红军留下的石刻标语内容主要为拥护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权、工农红军,推翻国民党统治、打倒和消灭反动军阀、地主豪绅、黑恶势力,共同反帝反封建、抗击侵略,实行土地革命、发展生产以及拥护赞颂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等。这些标语是红军每解放一个地方,就由部队宣传队下属的标语缮写刻字组火速进行书刻,为赢得时间,多刻标语,还请当地私塾教师、中医师、擅毛笔字的文化人协同书写,再请石匠师傅帮助镌刻。


      “1933年秋至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先后两次来到仪陇,在全县城乡书刻石质标语大约五百条左右,后遭国民党反动派凿毁,或建修、拆迁、坍塌损坏不计其数。”唐向东告诉笔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尚残存石刻标语118条,大部分都是红九军政治部所刻制。红军留下的这些独具特色的石刻标语,是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仪陇“两德”故里一笔珍稀难觅的精神财富。
          3 金城成为仪陇红色旅游重要支撑
      沿着实木栈道一路前行,徐向前元帅生前手书的“金粟书岩”4个大字镌刻在朝阳岩的上端,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在金城山的石壁上次第呈现,俨然成为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书法艺术的集锦。
      金粟书岩始建于1985年,位于金城公园东北方向,自观音阁东侧岩壁起至柳家岩,全长800余米、高25米。2015年至2017年,仪陇县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金粟书岩文化长廊打造、岩刻修复等工作。
      如今,一条古色古香的木栈道沿着书岩蜿蜒延伸,两旁绿树成荫,书法长廊上朱德同志撰写的“革命到底”、张耕源篆书作品“蜀中名山,天府秀峦”等213幅书法作品展露新姿,从石壁间悠然溢出的阵阵翰墨清香,令人仿佛置身于浩瀚无边的书艺海洋。
      而与之相邻的“德”字园经过重新打造后,与金粟书岩已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气势恢宏的金粟书岩文化长廊。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此观景赏书,学习‘两德’精神,感受翰墨魅力。金城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遗址,已然成为仪陇红色旅游重要支撑。”仪陇县文广旅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今年,仪陇正在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该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金粟书岩与朱德铜像园、朱德故里景区、红色经典广场、张思德纪念馆等景点连成一线,以“两德”文化(朱德和张思德)为主线,打造红色旅游景观带,壮大仪陇旅游产业规模。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